以下是体育赛事赞助协议的核心条款框架与实务要点,依据行业通用模板及最新政策(截至2025年)整理而成,适用于企业赞助大型赛事(如奥运会大学生创新大赛等)或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合作场景:
一基础条款
1. 合同主体与定义
甲方:赛事主办方/运营机构(例:教育部大赛组委会体育协会)乙方:赞助企业明确定义"赛事冠名权""品牌标识使用范围""独家权益"等关键术语(如:赛事名称须冠以"XX杯")。2. 赞助事项与期限
赞助形式:现金(主)、实物产品技术服务(需标注市场价值及交付时间)。合同期限:通常覆盖赛事筹备期至结束后2-6个月(用于权益清算)。 二财务条款
1. 支付方式
分期支付:签约后付30%,赛事启动前付50%,结束后付尾款20%(比例可协商)。违约处理:延迟付款按日0.5% 收取违约金,超15天甲方可解约并索赔。2. 配套资源支持
乙方可提供赛事所需设备/服务(如IT系统饮品补给),折抵≤20%赞助金额。 三权益分配(赞助核心)
1. 冠名权与品牌曝光
排他性:同类行业竞品禁止参与赛事关联营销。露出场景:赛事全称(例:"中国建设银行杯"大学生创新大赛);现场广告(场馆标识门票工作证);媒体宣传(直播画面新闻发布会背景板)。2. 产品展示与销售权
独家供应权:乙方产品作为"赛事指定用品"(如运动装备饮料)。现场销售许可:在指定区域设品牌展位。3. 附加权益包
贵宾接待:提供开闭幕式门票酒店住宿及场馆通行证;衍生宣传:使用赛事影像制作企业广告(需甲方审核)。⚖️ 四双方义务与合规要求
| 甲方义务 | 乙方义务 |
|||
| 保障赛事安全合规举办 | 按时支付赞助款项 |
| 落实乙方权益露出(位置频次) | 提供品牌素材(LOGO高清文件宣传片) |
![赛事赞助协议 赛事赞助协议]()
| 监督第三方隐性营销 | 遵守标志使用规范(禁止擅自修改设计) |
标志使用合规重点:
不可与竞争对手标识并列;不得暗示非赞助产品获授权;运动员肖像使用需单独授权。️ 五风险管控与退出机制
1. 不可抗力条款
赛事取消/暂停:甲方无须返还已支付费用,但需提供权益替代方案(如延期或线上曝光)。2. 违约救济
权益未实现:按缺失项价值120% 退款+赔偿;严重违约(如排他性失效):乙方可解约并追偿总金额30% 违约金。3. 熔断机制
遇安全风险(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),甲方有权中止赛事并协商权益补偿。 六增值条款(2025年政策红利)
税收优惠:符合规定的赞助支出可全额抵扣企业所得税,无偿服务免征增值税(需备案)。续约优先权:同等条件下乙方享有下届赛事赞助优先谈判权。成果转化:科技类赛事可约定成果优先商业化(例:大学生创新大赛专利合作)。 实务建议
1. 权益量化:在附件中明确广告位尺寸露出时长LOGO最小尺寸等细节,避免争议。
2. 动态评估:设置季度权益执行报告,未达标时启动补偿机制(如追加广告投放)。
3. 争议解决:优先协商,未果则提交合同签订地法院诉讼(避免仲裁程序拖延)。
> 附:协议必备附件清单
> ① 赞助权益明细表(含具体场景频次规格);
> ② 品牌标识使用规范手册;
> ③ 不可抗力事件定义清单;
> ④ 赛事保险责任条款。
以上框架需根据赛事级别(国际/国家级/群众性)调整细则,建议结合《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》及行业标准(如《群众性赛事活动办赛指南》GB/T XXXXX-2025)完善。大型项目应聘请法律顾问审核排他性条款与知识产权条款。
新得利